|
-
斋蘸是指具有特定仪范的道教专属宗教仪式。道士做斋蘸法事,又称为做道场。历来法事的名目繁多,礼仪各异,再加上道门内派别不同,南北地区民俗也有差异,所以道教的斋蘸法事没有统一的模式。在道场上,道土们有说有唱,有音乐,有宗教舞蹈,根据法事需要、经文内容,在殿堂上下做一些简单的行礼、叩礼、巡回转经等动作,犹如演出一场歌舞剧。然而这里面也有严格的道教斋仪规范与制度。重点给大家讲解下道教法事是什么,为什么要做道教法事,道教法事简介介绍。
-
常见的道教法事有哪些?我们在道观里面,常常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教法事。重点给大家讲解下常见的道教法事有哪些,常见的道教法事介绍。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
道场的分类
1、阳事道场,就是为活着的生人消灾解难、祈福延寿等所作的道场。
阳事三天道场一般为以下流程(除去功课经):
第一天:开坛、取水、安水、荡秽、扬幡、挂榜、三清表、三元表、净厨
第二天:祝将、天地表、皇经、玉皇大表、祀灶、拜玉皇宝忏。
第三天:朝幡、三元经、三元宝忏、落幡、下榜、普谢(或称越庙)、回向。
-
道教求子嗣法事,圣母求子法事,道教求子法事。碧霞元君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奶奶。她是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因泰山被称为东岳,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五行属木,四时应春,所以泰山是“生”的象征,又因“泰”有滋生万物的功能,所以民间就把居住在泰山的碧霞元君供奉为赐子的神仙,能保护婚姻,保佑生育、儿童平安等等。所以妇女们对其尤为笃信,被公认为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
道教圣母科仪:能治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碧霞元君(或称泰山老母)在民众心目中神通广大,四月十八即是碧霞元君圣诞。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在仙界是以西王母为首,下辖送子娘娘、授儿娘娘、卫房圣母、监生大神、碧霞元君等。《玉枢宝经》云:世人夫妇,其于婚合……艰于嗣息,多是孤独,若欲求男,即诵此经……庸城女仙圣境,以金母为尊,金母以墉城为治,此科以金母为主,圣母、元君辅之,职掌人间子嗣,并为儿童的守护大神。《圣母科仪》凡祈嗣求子者,或圣母华诞通用。
-
道教科仪就是俗称做道场或做法事。那么道教法事具体包括哪些,渊源又是什么,带大家了解下:“道以斋为先,勤行登金阙”,道教科仪是道教徒实现天人合一地主要方式。“斋”与“醮”在道教中都是祭祀的范畴,在《说文》中说:“斋者,戒洁也。” “醮”是古代求神的一种祭祀活动。斋醮就是守戒要清洁,否则对神不恭,所求之事也不可能灵验,或神也不会保佑其平安无灾。所以古人在做法事时,都要斋戒沐浴,以示虔诚。
-
在道教宫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仪,也就是法事。本文为大家介绍下道教法事有哪些,道教法事大全了解。
道教法事,即道教宫观中一种为善男信女祈福消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祀神灵地宗教仪式,修行地道人、法师或信众认为法事具有神奇地力量可以无形中改变现实命运:大则为国祝禧、禳解灾疫、祈晴祷雨;小则安宅镇土、祈福延寿、祛病消灾等等道教。其方法主要由高功、经师诵经、掐诀、踏罡、存神,把信众地美好心愿传达给神灵,祈求神灵保佑。
-
本文为大家介绍正一道科仪完整资料,正一道道家法事.对于道教法事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正一派科仪了解具体内容。
一、天师正一道。阅兵阅篆,传篆授戒科仪,授戒申发各种状牒蔬文戒律等。
二、预告科仪(三清状东狱状三元状城隍牒招魂牒等)
三、开坛科仪(投三宝疏道场大者启师天师状五师状请九皇表通进清江引拜表上醮符命状九皇状苦救状童子牒发简符元始符车夫引)
四、竖幡(亡幡上醮结九皇幡幡竿牌竖幡牒)
五、关申科仪(上醮投天宫各部状牒,荐亡投亡斋各部状牒)
六、迎迓天师科仪(迎师状咏仙家牒千方礼投安度疏)
七、签押科仪(咏龛薋三宝薋祝文冠简宣榜宣通意)
八、颁诏科仪(投请诏状玉皇状宣诏文三董香三祝度三府坛前差将纳财回向)
九、放赦科仪(赦文与颁诏法事相同)
十、请水科仪(啟坛游山铁围鬼旗投龙宫请水牒净灶牒回坛五方洒净)
|
|